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徽先锋手机报(总第699期)

4897期 安徽先锋微讯 2023-04-26



安徽先锋手机报(2022.7.21 总第699期)



7月21日(星期四 农历六月廿三)

★导读

>阜阳市颍泉区:加大培育力度 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党建评论:中国之路,凝聚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六安市:举行市直机关党建品牌现场评审会




阜阳市颍泉区:加大培育力度 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

近年来,颍泉区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推进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人才“育苗”、“栽树”和“培土”工程,不断加大育才、引才、留才力度,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层次人才等各类群体,呈现快速发展壮大的新态势,初步形成“灌木茁壮、苗木葱茏、乔木参天”的良好局面。
>>>实施人才“育苗”工程,在“灌木”茁壮上下功夫。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以与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镇结对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机制对接,推进人才交流、挂职锻炼、跟班学习,提升人才素质。与石湖荡镇签订《“党建引领两地合作”党建共建协议书》,全面落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两地工作例会制度,创新合作活动载体,定期开展党建及人才活动,选派5名年轻干部到石湖荡镇,开展国土、规划、环保、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内容跟班学习。通过学习,开阔青年干部视野,提升能力,增长才干。
>>>实施人才“栽树”工程,在“苗木”葱郁上下功夫。创新招引方式,完善招引措施,扩大招引范围,坚持全职引才和柔性引才相结合。今年以来,分4批次为18家企业发布103个岗位166人的招录计划,招聘双一流硕士研究生、研发部经理等29名急需紧缺人才。联合区人社局、区卫健委分别招录130名高校毕业生、68名卫生人才。深化“接人才回家”活动,推动本土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就业,指导全区各镇建立本土在外人才库,整合助力家乡发展的强大合力。同时,坚持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主动加大与长三角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通过开展项目合作和柔性引才的方式,引进“候鸟式”“周末式”“飞鸽式”知名专家3名。
>>>实施人才“培土”工程,在“乔木”参天上下功夫。坚持服务留才,开展专家休假疗养、联系联谊等活动,帮助人才解决医疗、社保、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安置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优化升级人才培养激励政策,及时落实引进高层次人才认定和奖补工作,深入落实“颍淮英才”计划、“市促进企业人才建设20条”和区加强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认定40名高层次人才、22名急需紧缺人才,奖补资金158万元。积极推荐高层次人才参与上级各类人才评比工作,2021年度3人分别获得省“特支计划”“市杰出人才奖”“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称号,2名人才入选第六批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4个团队入选市级和皖北产业创新团队。(来源:阜阳市颍泉区委组织部)




中国之路,凝聚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推进革命、建设、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概括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坚持中国道路”。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好不好,自己走了才知道。扎根中华文明的内在逻辑,源于近代以来的比较选择,历经立足国情的艰辛探索,中国道路具有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这条路,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最初的追求和夙愿,凝结着中国人民不懈的追寻和期盼;浸染着无数英烈的鲜血和汗水,浸透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拼搏和奉献;接续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厚重和深沉,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和希望。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于中国人民共同奋斗,扎根于中华大地,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大道之行,壮阔无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方此“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之时,我们更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决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摘自《人民日报》)




六安市:举行市直机关党建品牌现场评审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探索形成一批符合新时代特征和具有六安特色、行业特点的高质量机关党建品牌,近日,六安市举行市直机关党建品牌现场评审会。活动中,共有市政协机关、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国网六安供电公司等18家单位分别结合党建品牌内容、作用发挥、成效启示,对20个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成果进行了展示。活动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侧面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紧扣“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核心任务,系统化、规范化创建党建品牌服务老区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的新成效,集中体现了各单位以党建品牌为抓手,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机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来源:六安市委组织部)


桐城市:国网桐城市供电公司党委战高温保供电


为确保高温天气下正常供电,连日来,国网桐城市供电公司党委严阵以待,成立迎峰度夏保供电小组,党员先锋带头,通过“日巡+夜巡”的方式,对所辖内电力线路、变电站、电网设施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维护和检修,加强迎峰度夏期间电力设备巡视。推广“带电作业”,在确保线路“零停电”、电量“零损失”、客户“零感知”的情况下完成线路、设备隐患排查处理和用电接入等作业,打好炎炎夏日酷暑“持久战”,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广大用户清凉度夏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来源:桐城市委组织部)


望江县:望江挑花



望江挑花,源于望江县鸦滩镇,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初期挑花专为敬神之用。少男少女,剪下一支长发,拧成发线,在麻布上挑成“长命富贵”“天下太平”“八卦”“太极图”等图案。唐末,文学家罗隐来到鸦滩后,引导妇女用棉线代替发线,用棉布代替麻布,又从敬神珍品扩大到生活装饰品,从而使望江挑花得到迅速发展,逐渐形成挑、钻、游、织、滚、敲、包、绣八种传统技法和土、特、奇、古四大特点。望江挑花,分别于1979年、1981年、1983年、1986年、2000年五次应邀进京展览,其中3次作为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饰品。2008年,望江挑花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来源:望江县委组织部)

编辑:陶也 校对:李秋园
责编:李瑞
猜您想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